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电器维修 电器维修

转轮除湿机

zmhk 2024-04-25 人已围观

简介转轮除湿机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转轮除湿机的相关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转轮除湿机的讨论,我们开始吧。1.转轮除湿机原理是什么2.请问转轮的除湿机平时是怎样维护和保养的?谢谢了。3

转轮除湿机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转轮除湿机的相关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转轮除湿机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转轮除湿机原理是什么

2.请问转轮的除湿机平时是怎样维护和保养的?谢谢了。

3.转轮除湿机有几个表冷

4.转轮除湿机的节能设计?

5.转轮除湿机回风旁边有个再生排风还有个风机叫啥

转轮除湿机

转轮除湿机原理是什么

       转轮除湿是近代发展起来的较科学的除湿技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除湿转轮在除湿段内部由密封系统分隔为处理区域和再生区域,除湿转轮以6-20转/小时的速度缓慢旋转,以保证整个除湿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当处理空气通过转轮的处理区域时,其中的水分被转轮中的吸湿介质所吸附,水分子同时发生相变,并释放出潜热,转轮也因吸收了一定的水分而逐渐趋向饱和;这时,处理空气因自身的水分减少和潜热释放而变成干热的空气。同时,在再生区域,另一路空气先经过再生加热器后,变成高温空气并穿过吸湿后的饱和转轮,使转轮中已吸附的水分蒸发,从而恢复了转轮的吸湿能力;之后,再通过再生风机将湿空气排到室外。

       EK转轮除湿工作原理图

       根据湿度控制要求不同,EK空调转轮除湿机转轮的吸湿材料可以采用高效硅胶、分子筛,或硅胶与分子筛复合材料。

请问转轮的除湿机平时是怎样维护和保养的?谢谢了。

       转轮除湿机的工作原理:物理吸附原理,空气经过转动的除湿轮时,水蒸汽被多孔隙蜂巢状的除湿轮吸附,出来的空气是干燥的;转动的除湿轮经过再生区域时,吸附的水被加热重新变成水蒸汽,水蒸汽经管道排出,或经冷凝进入水箱。推荐选用PARKOO百奥单机转轮除湿机,采用进口高效硅胶转轮材料,对水蒸气具有超高的吸附效率;配备特殊耐高温及低泄漏密封系统,在高温下也能稳定除湿。点击匹配您的专属温湿度解决方案

       PARKOO百奥单机转轮除湿机原理:

       标准型转轮除湿机的主体结构是一个不断回转的蜂窝状干燥转轮,它由特殊复合耐热材料制成的波纹状介质所构成,波纹状介质中载有吸湿剂。在标准型转轮除湿中,转轮主要被分为两个区域:270°的除湿区和90°的再生区。

       在除湿机工作时,潮湿空气被风机送入转轮上的除湿区,空气中的水分被转轮上的吸湿剂吸附,变成干燥气流,而转轮吸附了水分的区域缓缓转入再生区。在再生区中,转轮被120℃的热空气烘干,将吸附剂内的水份解吸出来并带走排出室外,恢复转轮上吸附剂的吸湿能力,重新转入除湿区,如此循环。转轮以8~10周/小时的速度缓慢旋转,重复吸湿-烘干-排出水蒸气的过程,以实现连续的除湿效果。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转轮除湿机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PARKOO百奥。PARKOO百奥作为除湿机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被纳入《广东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PARKOO百奥以“技术创新”和“卓越品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把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作为企业的立足之本,累计150余项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专利,并耗资1000多万元建立国家级标准焓差实验室,领跑着产品除湿机”企业标准。

转轮除湿机有几个表冷

       杭州瑞亚电气揭秘转转轮除湿机是如何保养和维护的 1、转轮除湿机之出入风口不得有阻碍物挡住,滤气网应清理干净。 2、转轮除湿机应置于室内中央位置。 3、冷凝器应该时常清洗,保持干净。 4、空气中之湿度若低于30%以下,过于干燥亦不舒服,所以可靠湿度控制器予以控制,使维持50%~60%之范围。使用时门窗尽可能关闭,使室内达到除湿效果。机体放置需平坦,不可倾斜或横倒,避免机器发生故障或异常异音。 5、周围温度低于15℃时,附着于蒸发器表面的水滴会结冰而使除湿机效果减弱,若周围温度超过40℃以上时,系统内压力会增高而使压缩机过载,此时过载保护器应切断线路,否则压缩机马达会毁损。所以除湿机最佳使用温度范围为15℃~40℃。 6、转轮除湿机内储水量过满,为免溢出污湿地面,而必须于运转中搬运机体时,请先拔掉电源线插头,再将储水桶内水倒掉。 7、转轮除湿机定时清洗滤气网(约二周一次),以维持机器除湿、除尘效率及寿命。清洗滤气网以40℃以下清水洗涤即可;用清洁剂清洗更好,洗掉灰尘后,用水冲干净,阴干后装回机体内。清理机体时,以湿布轻轻擦拭即可;避免直接泼水清理,以免破坏电器绝缘。机体表面有黏着物,可用肥皂水清洗,避免以汽油、石油精、溶剂或喷雾式杀虫剂喷之,以避免发生剥漆或变色现象。不可用细棒、铁丝去掏机器内部,以免发生故障或危险。 8、转轮除湿机经过搬动最好事先静摆四至六小时,再开机使用,因除湿机中的压缩机管线中含有冷煤,经过搬动后,冷煤必须经过四至六小时的时间回归原位。 9、停电或长期不用、外出旅行时,请将电源线插头拔掉以维护机器寿命

转轮除湿机的节能设计?

       看具体情况。

       1、单机转轮除湿机它就只有一个前表冷。

       单转轮除湿机原理

       2、组合式转轮除湿机组(单转轮),一般至少有2个表冷,一个前表冷和一个后表冷。但如果遇到新风、回风混合系统,那么它就有3个表冷:新风表冷、前表冷、后表冷。

       组合式转轮除湿机原理

       混风组合式转轮除湿机原理

       3、超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双转轮),一般就是3个表冷,新风表冷、二级转轮前表冷、后表冷。

       双转轮除湿机原理

转轮除湿机回风旁边有个再生排风还有个风机叫啥

       转轮除湿是降低空气含湿,获取干燥空气常用的除湿设备。它是利用涂覆在缓慢旋转的多孔道轮状或环状载体上的吸湿剂来吸附透过该转轮的湿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分子;吸湿后的吸湿剂可在高温下脱水再生,恢复吸湿能力。目前仍在使用已被国外厂家淘汰的纸制氯化锂吸湿转轮,除湿效率低、能耗高、寿命短。

       一、引言

       转轮除湿是降低空气含湿,获取干燥空气常用的除湿设备。它是利用涂覆在缓慢旋转的多孔道轮状或环状载体上的吸湿剂来吸附透过该转轮的湿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分子;吸湿后的吸湿剂可在高温下脱水再生,恢复吸湿能力。

       目前仍在使用已被国外厂家淘汰的纸制氯化锂吸湿转轮,除湿效率低、能耗高、寿命短。

       二、现有转轮除湿机的缺点

       1.再生能耗主是国内外产品的共同缺点

       2.转轮材质反映出国内外产品水平上的差距

       国产转轮除湿机目前都是使用纸制氯化锂吸湿转轮。这种转轮是采用涂覆有吸湿剂和保护剂的石棉或玻璃纤维纸,经压瓦楞后与平板纸间隔卷绕成多孔道轮状载体。吸湿剂则采用氯化锂、氯化锰共晶体;精制聚合铝用作保护加强剂。

       这种纸制吸湿转轮的致命弱点在于:

       (1)载体强度低、刚性差、湿强度尤差,易变形损坏,使用寿命短。

       (2)耐热性差,再生温度一般不超过135摄氏度。

       (3)氯化锂吸水后对金属具有强腐蚀性,除湿机构件易锈蚀损坏,加上转轮自身强度差,所以氯化锂转轮除湿机工作寿命较短。

       (4)转轮脱落的石棉或玻璃纤维粉尘对人体健康会构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由于上述特点,纸制氯化锂吸湿转轮已被国外厂家所淘汰,新一代吸湿转轮则大多采用陶瓷纤维材料制作,并用硅胶作为吸湿剂了。

       三、新型转轮除湿机的节能措施

       转轮除湿机能耗包括再生空气加热器、再生风机和转轮驱动装置三部分功率消耗。其中再生空气加热器消耗的能量约占整机能耗的90-95%,要降低转轮除湿机的能耗,须从降低再生空气加热器的功率和能耗入手。

       四、选用新型吸湿转轮

       1.选择新型载体材料

       目前大我是使用陶瓷材料制作转轮载体,在录求新的转轮载体材料过程中,有一种峰窝陶瓷很适合用作转轮载体材料。蜂窝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蜂窝陶瓷目前主要用作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或化工催化剂的载体材料,我国已在八十年代末开始生产。

       2.吸湿剂的选择

       蜂窝陶瓷转轮虽然首选硅胶作为吸湿剂,但也可使用氯化锂、分子筛材料或其它固体吸湿剂。

       五、节能转轮除湿机的总体结构

       除湿机同样是由除湿、再生及控制三部分组成,其结构特点在于:再生空气进、排风道中装有热量回收装置。

       新型除湿机采用整体化设计,便于用户安装使用以及和集中空调系统配套。

       板翅式空气;-空气热交换器的显热回收效率约在50%左右,实际热回收效率将高于显热回收效率。整机能耗有望比不带热回收装置的普通转轮除湿机降低40-50%,节能效果将是十分显著的。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source=bdzd

       转轮除湿机回风旁的风机是送风风机。

       转轮除湿机属于空调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控温除湿的典型代表,回风旁有再生风机和送风风机,其核心部件是除湿转轮,转轮除湿机具有除湿效率高、设备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好了,关于“转轮除湿机”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转轮除湿机”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